服務熱線
17701039158
產品中心
PRODUCTS CNTER


產品簡介
應對多樣需求:徠卡DM4P顯微鏡配置靈活性長時間進行顯微觀察可能會帶來操作疲勞。徠卡DM4P顯微鏡從人機工程學角度進行了考慮,設計了一些旨在提升用戶舒適度的功能,讓研究人員能更專注于樣品本身。
應對多樣需求:徠卡DM4P顯微鏡配置靈活性
長時間進行顯微觀察可能會帶來操作疲勞。徠卡DM4P顯微鏡從人機工程學角度進行了考慮,設計了一些旨在提升用戶舒適度的功能,讓研究人員能更專注于樣品本身。
觀察筒的設計提供了靈活性。用戶可根據習慣選擇雙目、三目或配有傾斜角度的觀察筒。三目鏡筒用于連接相機,實現觀察與拍攝同步進行。雙目觀察筒的瞳距和屈光度均可調節,方便不同視力的用戶在不戴眼鏡的情況下也能看到清晰圖像,減輕了眼部疲勞。
調焦手輪的位置和阻尼感經過設計。粗調和微調手輪同軸,位置貼近用戶,操作時手臂可以自然放下。微調手輪的扭矩適中,允許進行細微的焦點移動,這對于高倍率觀察和拍攝時精準合焦是有幫助的。
載物臺高度較低,即使放入較大樣品,也能保持一個舒適的載物臺高度,方便用戶進行樣品更換等操作。載物臺的移動旋鈕大小適中,手感順暢,X軸和Y軸的移動范圍能滿足大多數樣品的觀察需求。
物鏡轉盤采用內凹式設計,在旋轉物鏡轉盤時,手指不易觸碰到載物臺上的樣品,這是一個實用的安全設計。此外,所有常用功能控件,如光強調節、光闌控制等,都設置在觸手可及的位置,操作流程直觀簡便。
這些設計細節共同作用,旨在降低長時間工作的體力消耗,讓顯微鏡成為一種好用、耐用的日常工具。使用說明建議,根據自身身高和坐姿調整顯微鏡和座椅的高度,以確保一個舒適的觀察姿勢。
| 參數類別 | 描述 |
|---|---|
| 觀察筒 | 可選雙目、三目,傾斜角度約30°-45° |
| 屈光度調節 | 通常范圍約-5 to +5 dpt |
| 調焦機構 | 低手位同軸粗/微調焦,微調每轉行程約0.1mm |
| 載物臺高度 | 低位置設計,約小于195mm |
| 人機工程 | 不同的應用領域對顯微鏡的功能有著不同的要求。徠卡DM4P偏光顯微鏡提供了一個可擴展的平臺,用戶可以根據當前的研究需求和未來的發展方向,選擇相應的配置組合。 核心的機架和光學系統是穩定的基礎。在此基礎上,用戶可以從豐富的選配件中構建適合自己的顯微鏡。物鏡的選擇是關鍵一步,除了標準的消色差物鏡,還可選擇為偏光優化、平場性更佳的復消色差物鏡,或具有更長工作距離的物鏡用于檢測大型樣品。 在觀察方法上,DM4P不僅支持基本的明場和偏光,通過添加額外的模塊,還能輕松升級到微分干涉相襯(DIC)。DIC技術能利用偏光產生三維浮雕狀的圖像,增強透明樣品的細節反差,非常適合觀察晶體缺陷、生物組織等。 對于需要定量分析的科研工作,可以選配補償器(如石英楔補償器或貝瑞克補償器)插入槽。這些補償器可以幫助測量樣品的雙折射光程差,從而進行更深入的材料性質分析。 相機的選擇同樣多樣。從常規的CMOS相機到高靈敏度的制冷CCD相機,用戶可以根據對分辨率、靈敏度和成像速度的要求進行匹配。若需進行動態過程記錄,還可考慮支持視頻拍攝的相機。 這種模塊化的設計使得DM4P能適應材料科學、地質學、法醫學、制藥等多個學科的應用,并能隨著研究項目的深入而不斷升級。購買前與供應商充分溝通具體應用場景,有助于獲得一套合適的配置方案。 |
應對多樣需求:徠卡DM4P顯微鏡配置靈活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