徠卡光學顯微鏡 :模塊化設計靈配多樣需求
徠卡研究級超景深數碼顯微鏡 DVM6 在結構上采用模塊化設計理念,核心模塊包括成像模塊、載物臺模塊、光源模塊及控制模塊,各模塊間通過標準化接口連接,支持根據實際使用場景進行組合調整。
成像模塊可兼容不同分辨率的 CMOS 傳感器組件,除基礎款 500 萬像素傳感器外,還可選配 1200 萬像素高分辨率傳感器,滿足對圖像細節要求更高的觀察場景,如半導體芯片細微結構檢測。載物臺模塊提供手動與電動兩種選擇,手動載物臺適合小范圍樣品移動,操作便捷且成本較低;電動載物臺則支持編程控制,可實現樣品多位置自動切換與掃描,搭配軟件預設功能,能提升批量樣品檢測效率,尤其適用于電子元器件批量質量篩查。
控制模塊分為獨立控制臺與軟件控制兩種模式,獨立控制臺配備實體旋鈕與按鍵,方便操作人員快速調節焦距、光源亮度等參數;軟件控制模式則可通過電腦端完成所有操作,支持參數保存與調用,便于不同操作人員復用相同實驗條件,減少操作差異對結果的影響。這種模塊化設計讓 DVM6 能適應科研、工業檢測等不同領域的多樣化需求,降低設備重復采購成本。

光源系統:適配不同樣品特性
DVM6 的光源系統采用 “白色 LED 同軸光源 + 環形光源" 雙光源組合,兩種光源可單獨或協同工作,適配不同反光特性與結構的樣品觀察。
白色 LED 同軸光源發出的光線與物鏡光軸重合,光線均勻照射樣品表面,適合觀察高反光樣品,如金屬零件表面的劃痕、氧化層,或玻璃材質樣品的內部缺陷。在檢測手機金屬中框的表面平整度時,同軸光源能減少金屬表面反光造成的圖像干擾,清晰呈現細微的凹凸紋路。環形光源則通過多角度光線照射樣品,增強樣品表面的立體感,適用于觀察具有復雜立體結構的樣品,如昆蟲的復眼、植物種子的紋理,或機械零件的螺紋結構。在分析齒輪齒面磨損情況時,環形光源可突出齒面的高低落差,幫助操作人員更直觀地判斷磨損程度。
兩種光源的亮度均可通過設備操作面板或配套軟件進行 0-100% 連續調節,且支持光源色溫微調(范圍 3000K-6500K),可根據樣品顏色特性優化成像效果,例如在觀察彩色生物組織切片時,調節色溫能讓組織顏色更接近實際狀態,減少色偏對觀察結果的影響。
DVM6 系列型號差異與參數補充
DVM6 系列包含基礎款 DVM6、進階款 DVM6 A 及款 DVM6 S 三種型號,不同型號在配置與性能上存在差異,以滿足不同用戶需求:
在參數方面,除基礎款已提及的規格外,DVM6 A 與 DVM6 S 的三維掃描速度更快,DVM6 S 在 10× 物鏡下完成一次 1mm×1mm 區域的三維掃描僅需約 20 秒,且支持更大范圍的自動拼接掃描,可實現 5mm×5mm 以上區域的無縫三維成像。此外,DVM6 S 還具備環境溫度補償功能,能減少溫度變化對測量精度的影響,適合在環境溫度波動較大的工業車間或實驗室使用。
設備維護與操作注意事項
為確保 DVM6 長期穩定運行,需定期進行設備維護:鏡頭方面,每周需用專用鏡頭紙蘸取少量鏡頭清潔液擦拭物鏡表面,去除灰塵與污漬,避免使用普通紙巾或酒精擦拭,防止損傷鏡頭鍍膜;載物臺導軌需每月涂抹一次專用潤滑油,保持平移順滑,同時清潔導軌縫隙內的雜質,防止雜質導致導軌磨損;光源模塊需每季度檢查 LED 燈珠亮度,若發現亮度明顯下降或出現閃爍,需及時更換 LED 組件,避免影響成像質量。
操作過程中還需注意:樣品放置時需避免用力按壓載物臺,防止載物臺變形影響平移精度;在更換物鏡時,需先降下物鏡至安全高度,再拆卸舊物鏡并安裝新物鏡,避免物鏡與樣品碰撞;設備關閉前需先關閉光源模塊,再關閉主機電源,防止瞬間電流沖擊損壞 LED 燈珠。此外,配套軟件需定期更新至最新版本,以獲取新增功能與性能優化,更新前需備份已保存的實驗數據與參數設置,避免數據丟失。
徠卡光學顯微鏡 :模塊化設計靈配多樣需求